- · 《油田化学》编辑部征稿[10/30]
- · 《油田化学》杂志社刊物[10/30]
- · 《油田化学》期刊栏目设[10/30]
- · 《油田化学》数据库收录[10/30]
- · 《油田化学》投稿方式[10/30]
- · 油田化学版面费是多少[10/30]
爱啃硬骨头的技术专家张永平:深耕油田数千米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见到张永平时,这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刚从北京参加完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谦虚地说,“运气好”。 昔日的成绩,被
见到张永平时,这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刚从北京参加完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谦虚地说,“运气好”。
昔日的成绩,被张永平看作命运的眷顾,而每一个当下,他都努力投身热爱的石油事业。
命运最好的安排
进入油田行业30多年,张永平先后主持或参加了3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是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油气以及在用主体增产改造技术的主要提出者和攻关者,获得科技成果奖28项,授权专利11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最初,张永平踏进石油大门却一波三折。
当年,张永平的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大庆油田。张永平在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出生,不到1岁时,他因病左腿落下了残疾。后来考大学,学习成绩不错,却因为腿疾而被拒之门外。
“第一年高考分数够了,可是当时政策不录取残疾人。”心里憋着一股劲儿的张永平不甘就此止步,复读的那一年,有人告诉他,国家有政策,在部分专业,残疾人可以录取。高考时,他被录取到大庆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从此,便与油田结下不解之缘。
参加工作时,张永平被分配到油田化学研究室开展压裂技术研究。本来,他可以只在实验室负责相关技术研究和实验,但他更想到油田施工现场去。“我学的就是工程类的专业,当然要干工程类的工作。”
张永平说,当时自己看到井下的方案就觉得更感兴趣。他喜欢和同事在现场一起背着电缆围着井转的感觉。“大家都照顾我,但我和大家一样背着电缆走,想证明自己和别人一样,甚至比别人更强。那时候总觉得有股劲儿。”
从此,他在压裂领域一干就是34年。
身体的不适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但他对自己从来不客气,不管施工周期多长,他都坚持深入现场。
油气藏改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宇和张永平共事18年,在现场的一些工作细节总让他印象深刻。
一次会战期间,泥泞的路面车开不进去,刘宇和张永平踩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去,鞋子都要掉了,他们搀扶着到达现场。
勘探都在低洼地,在天气最冷的时候才可以开展。刘宇说,往往东北的雪还没完全化,冰面上是水,“勘探人把车当船开”。即使这样,距离设备中心仍然有一大段距离得踩在刺骨的冰水里,靠双脚走到指挥车。
这些苦,张永平本可以不吃,但是他总是一次次坚持在最前线。因为,张永平从心底感激当年上大学的机会,感激油田这块广阔天地给了自己施展的舞台。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能贡献自己所学,张永平觉得,这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专啃硬骨头,搭建地下“高速公路”
为了加强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张永平和团队的任务都是聚焦油气开采领域的硬骨头。
有段时间,赶上大庆打开发井,大家都想看看地下到底有些啥。张永平记得,一次打到火山岩,发现有油气储层,但这是一块从未涉猎的领域,当时的技术和研究很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日本有这方面技术经验,但资料不对中国开放。
张永平和同事开展取芯试验,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一点点通过人工加水观察进展。从开始勘探火山岩到最终交气,他们花了7年时间。
如今,不仅突破了技术难关,张永平带领编制的火成岩压裂技术规范还成为国家行业标准。
张永平对自己的工作有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在地下建“高速公路”,让散布在一大片区域的油气通过这条“高速公路”集中输送到地面。
“原来只计划形成‘高速公路',现在还建立了‘树杈',相当于‘村村通',最致密地方的油可以通过‘树杈'流向高速公路。”但是面对不同地质结构,如何打通这些“高速公路”,却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性化量身定制施工方案。
松辽盆地西部高台子油层的剩余石油资源是大庆油田4000万吨稳产的重要接替资源之一,但储层致密。历经一年多的联合研究,几个国外公司都表示油层薄,无法应用美国成熟的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
2012年,为取得致密油突破,大庆油田部署了齐平2井。
具体方案如何改造实施?张永平和他的团队针对油层薄的特征,设计了垂向穿透多个薄泥岩沟通多层的水平井和体积压裂技术方案。
没想到,第一压裂段施工时,设计的加砂量只进行了不到20%,就因压力高而不得不停止。在返回单位的路上,张永平便开始分析原因,联系地质部门了解相关资料,连夜制订方案。第二天凌晨不到5点,他就赶到了百公里外的施工现场。双眼却因焦急和劳累严重红肿。
文章来源:《油田化学》 网址: http://www.ythxzzs.cn/zonghexinwen/2021/0303/377.html